這個禮拜六計劃要到豐田走一趟

看看這個台灣的日本移民村 還有客家人的菸樓

以前上東台灣產業史的時候 就很想去看看

希望能透過這個簡單介紹

和你一起感受豐田的迷人

雖然無法和大家一起去...

那我就先去囉

大家可以看看影片 網站 感受一下我的感受 嘿嘿嘿嘿

影片連結:
http://www.nlica.org.tw/present7.html

http://www.nlica.org.tw/present8.html

圖文介紹:
http://www.nlica.org.tw/present1.html

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03/C0336970222/2/index.htm

有提到姚誠老師的介紹

http://www.nlica.org.tw/past-story.html
----
豐田遺事

──東台灣的日本移民村

文‧蔡文婷 圖‧莊坤儒

「豐田」,一個和風洋溢的地名,述說著一個近百年前日本移民村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 物換星移、時過境遷,整齊的社區街道上,幾幢殘存的木造日式宿舍、茂密的麵包樹,香氣襲人的七里香,或者一面殘敗的牆面,靜靜地吐露著日本移民的生活過往。

       十幾年前,一位跟團到台灣旅遊的日本歐巴桑,在遊覽車進入花蓮後就始終悶悶不樂。經過導遊探詢,才知道原來歐巴桑是在花蓮出生的。於是導遊帶著歐巴桑坐上計程車來到豐田社區,幾經詢問打聽,歐巴桑最後在一面殘敗的牆壁前停住,然後扶牆痛哭。

        在當地會說日語老人家的詢問下,日本歐巴桑指著水泥牆上依稀可見的「田原」二字,娓娓敘述:當年她的母親懷孕,父親高興地拓建房屋,怎知母親卻因難產過世,悲痛的父親於是在水泥未乾的牆上,用手指頭寫下他們的姓氏「田原」來紀念母親,這一面偶然留下的牆壁,刻下了傷心的往事,也述說著日本移民村的故事,豐田社區的居民於是稱這一面牆為「哭牆」。

        豐田社區,位於花蓮縣壽豐鄉,距離花蓮市大約25公里。儘管目前已經沒有「豐田村」這樣的行政區,但是壽豐鄉豐山村、豐裡村、豐坪村的人們,依舊習慣總稱3村為「豐田」。


南國台灣

        翻開台灣移民史,被稱為「後山」的花東地區在19世紀後半,才有少數漢人移入,主要集中在今天玉里一帶。花東地區真正大規模的開墾,始於日據時代。

        1899年,日本企業「賀田組」進入新城、壽豐一帶從事糖與樟腦事業經營,卻因天氣等原因鎩羽而歸。之後,台灣總督府針對台灣作了一系列的評估調查,並有計畫地引進日本移民。因考慮台灣西部大片土地取得不易,還有被台灣人「同化」的可能,於是自大正初年起,在吉野(今吉安鄉)、豐田與林田(今鳳林鎮大榮、北林村)建立農業移民村,一來抒解日本本島擁擠的人口,二來以此作為將來前進南洋的試驗地。目前以豐田社區留有最多移民村遺跡。


       「火車在一小站停了下來,這裡就是豐田,也將是我埋骨之處。所謂車站,只不過是個名稱而已,是一間像廁所,或者像浴室的小屋,真是太意外了。」在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張素玢《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──以官營移民為例》調查中,紀錄著這一批懷著南國夢想的大和移民,對當時豐田村的第一印象。

        與當時一般到台灣工作的日本公務員或生意人不同,這幾批來自「內地」(日本)的農民,變賣一切家當,深入台灣這個異鄉小島,他們進入漢人尚未開墾的蠻荒之地,希望在這裡安身立命,建立自己的家園,擁有自己的土地。依然矗立在農民菜園中,刻有「聚會一所」的納骨塔,曾經埋放著許許多多在此過世的日本人,可見他們落地生根的決心。

石犬猶說舊時事

       1913年(大正2年)盛暑7月,來自日本北海道及四國的第一批農業移民來到豐田。當時的移民村建設尚未完成,除了要適應冷熱完全不同的氣候,面對各種熱帶傳染病侵襲,還要擔心野獸侵害,包括飲食最基本的米,以及含有大量石灰質的飲水,都讓他們適應不良。

        1917年,東台灣連續遭受兩次強烈颱風襲擊,讓好不容易才打下一點基礎的豐田村損傷慘重,包括耕地流失、住宅傾倒,颱風之後的傳染病,更奪去不少生命,一塊倒在田裡的墓碑上,刻著日本「香月」一家二十多口人的名字,最小的才一歲多,可以知道開墾初期的艱辛。

        在胼手胝足的開墾中,相關的政教建設一一落成,移民村最高機關──豐田移民指揮所──成為今天社區營造火車頭的社區中心;被民眾俗稱「醫生的家」的昔日醫療所,入門玄關上、造型特殊的「鬼頭瓦」,依舊崢嶸地保護宅地不受邪靈侵襲。作為安頓心靈的豐田神社(今天的碧蓮寺),廟前留有可愛的石犬,參拜道上的石燈籠,遠遠與寺外的「鳥居」(日本神廟前牌坊)相望。而當年「豐田小學校」(今天的豐裡國小)裡,孩子們用來練劍道、無心插在地上的無鬚榕,長成了五十多棵茂密大樹。

        早期,除了神社、學校等重要建築為木造瓦房外,一般民居都是茅草頂木屋,阿里山鐵道開通後,檜木取得容易,才改成今天所見的日式宿舍建築式樣,牆壁以竹編加上黃土、稻草混合而成,外牆釘上一層檜木魚鱗板,房舍四周遍植日本人喜愛的七里香為隔籬,院內栽植引自南洋的麵包樹,如今都還生機盎然地長在這片土地上。


移民路上新舊交接

        根據《花蓮港廳下的產業》統計,當時的豐田村總共近180戶、911位日本農民居住,加上另外的吉野村、林田村,總共有3386人。

       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無條件投降,將台灣交還中華民國。對於誓願「埋骨」台灣,在花蓮這塊處女地辛苦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日本移民而言,無異是晴天霹靂。

        儘管他們強烈表達希望留在台灣的意願,然而1946年3月,在只能帶走1000日圓與少數衣物的條件下,農民們只能忍痛將土地、財產賤價賣給台灣的佃農、長工,回到一無所有的日本,從頭開始打拚。

        日本人退場,留下青蔥的水田與日式房舍。豐田移民村的故事,接著由75%的客家人,25%的閩南人,繼續移民故事的下一章。1955年,一批由中國大陸前往越南打戰,被法軍拘留在異地的雲南人,被接到豐田社區定居;1980年代,色青質軟,有「台灣玉」稱號的豐田玉盛產時,又有一小群阿美族人遷入。豐田移民村裡,隱藏著許多大時代動盪下的移民小故事。

永不結束的故事?

        離開熟悉的豐田「故鄉」,那一群在豐田成長的日本人,在日本成立了「日本全國豐田會」,每年5、6月,避開颱風季節,他們總會專程組團回到豐田來看看自己的故鄉。而當初被雇用的客家人,或者今天住在日式房舍的台灣人,也成立了「台灣豐田會」,負責接待這一批因緣特殊的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 於是,豐裡國小的小朋友有時會看見,日本老爺爺抱著校園內的老樹垂淚,也有緬懷過去的日本人,只因為辨識出沒被改建拆毀的故居樑柱,就久久駐足、捨不得離開...‥。

        近年來,日本豐田會的成員年事已高,年輕的成員也都70歲以上了,於是改成每兩年回來一次,而且人數越來越少。隨著豐田會成員的凋零,豐田移民村的故事似乎就將跟著不復記憶。


       「豐田是一個移民村,我的父親就來自雲南,」五官容貌「原味」十足,帶著台灣國語口音的社區總幹事楊鈞弼表示,日本人、客家人、閩南人、雲南人、阿美族人,在這塊土地上寫下不同的故事,成為豐田的特色。

        一代一代人終將過去,然而在社區協會的整理下,相關移民的故事一本本撰寫出來。儘管歲月已老,但在代代講述中,故事將永不結束。
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sinorama.com.tw/ch/print_issue.php3?id=200559405082c.txt&mag=past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ye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